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体育强国战略理论与实践

  • 从镜鉴到超越:粤港澳体育湾区建设的中国化路径研究

    米银俊;

    粤港澳体育湾区建设是把握世界体育发展前沿趋势的重大实践创新。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粤港澳体育湾区建设的战略价值和域外经验,并提出行动框架和中国路径。研究认为,粤港澳体育湾区是指以体育为核心驱动,整合粤港澳三地资源、文化、产业和政策优势的协同发展体系,是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应然之举、强化先行先试战略的共识之基、应对国际形势重构的借势之为、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全局之策。美国纽约湾区强调以职业体育为文化载体,构建都市体育共同体;旧金山湾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重要引擎,驱动体育产业迭代;日本东京湾区主张以政策法规为基石,实现精细化体育治理。基于此,提出我国粤港澳体育湾区建设要坚持体育为民、开放共享的价值理念,统筹协同、特色发展的行动思路,制度创新、科技赋能的基本手段,并以岭南文脉为灵魂,构建人文体育湾区;以数字技术为引擎,打造智慧体育湾区;以低碳发展为基底,形成绿色体育湾区。

    2025年06期 v.48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0 ]

专题:体育产业多维发展与经济协同互动

  •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促进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A股上市体育企业的经验证据

    邵继萍;冯涛;付近;

    基于2011—2022年我国A股上市体育企业样本数据,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基准回归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在助力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工具变量、变量替换及缩短样本区间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证实基准结论是可靠的。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分别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资源效应,加大企业创新强度和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支持力度与市场化进程等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在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体育企业向数字化方向转型过程起到了积极的正向作用。在微观层面,数字普惠金融对管理层两职合一及资产规模较大的体育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具有相对更为显著的影响。研究揭示了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体育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约束问题及创新投入等问题,对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6期 v.48 1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0 ]
  • 中国体育制造业比重下降的深层逻辑与提质升级

    徐开娟;常方进;何劲松;

    2006—2023年,我国体育制造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了46.04%,体育制造业比重的过早过快下降引发了广泛担忧。研究认为,体育制造业比重下降具有一定规律性和全球性,但在我国却发生于比较优势尚未形成期,面临着发达国家体育制造业回流与后发国家分流的双重挤压,具有显著的国情特征和阶段特征。体育制造业对体育产业的贡献率较大,维持体育制造业比重相对稳定能够提升“硬创新”能力,强化产业链韧性,促进体育服务业创新发展,提升就业创造效应。体育制造业比重稳定并非仅考虑数值比重的变化,更要关注发展质量的提升。推动我国体育制造业提质升级,必须利用新质生产力,塑造体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锻造我国体育制造业发展长板;增强系统思维,增强体育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增强内生动力,畅通国内国际市场通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年06期 v.48 4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0 ]
  • 房价波动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机理与路径

    张巍;徐鑫;唐卉;周结友;

    使用中国土地市场网2000—2019年34万条微观土地出让数据构建工具变量,并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中29个省258个城市的37 161户家庭的微观数据,考察了房价波动对居民体育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1)房价与家庭体育消费呈同向变化,房价上涨促进居民家庭的体育消费增加。2)房价上涨促进居民体育消费增长的传导机制是住房财富效应和健康重视效应,而阻碍家庭体育消费的购房压力效应并不存在或者十分微弱。3)进一步的机制交叉检验发现,住房财富效应和健康重视效应都不能单独促进体育消费,而是二者的合力导致了房价能促进体育消费增长。

    2025年06期 v.48 5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0 ]
  • 互联网使用对居民体育参与的带“动”效应

    何丰;马琳;翟辅星;白宇飞;

    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增加了居民体育参与的多样性、便捷性和趣味性。基于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了居民体育参与,且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互联网使用对居住于西部、农村、非直辖市、三大增长极以外,中年、女性、已婚、低学历、主观健康水平适中以及幸福感较高的居民体育参与促进作用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通过促进居民获取信息、增加居民收入,带“动”居民体育参与。据此,提出加快扩大互联网使用对居民体育参与的带“动”效应、加强“互联网+体育”发展、加速提高公共体育服务和设施保障水平、加紧供给精准匹配特定人群的政策和服务等建议。

    2025年06期 v.48 7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0 ]
  • 资源禀赋匮乏型区域何以跃升为体育用品制造业品牌典范?——基于晋江运动鞋服产业的纵向案例研究

    张文静;魏德样;林舒婷;

    “品牌”是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又是在全球化视域中书写“中国制造”华美篇章的关键之举。基于资源行动理论,立足中国情境,建立资源禀赋匮乏型区域跃升为体育用品制造业品牌的分析框架,通过晋江运动鞋服产业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探讨资源禀赋匮乏型区域跃升为体育用品制造业品牌典范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1)资源禀赋匮乏型区域在跃升为品牌典范的过程中,通常面临以要素资源基础性薄弱、区域市场分割短板、商品服务质量标准化欠佳等为表征的资源基础、制度情境、市场情境等多种主要约束,因而采取的资源行动及生成的行动结果也各有不同;2)“外拓式拼凑—内生式编排—‘内生外拓’融合式协奏”的资源行动递进演化是品牌持续跃升的关键解释变量;3)资源要素组合变换是驱动品牌价值创造的本源保障,并且文化印记作为一种要素在产业及品牌发展中具有历史赓续、公共资产转化、价值增值等生产功能属性;4)行动主体会意协同是不断建构产业及品牌比较优势的要义所在。晋江运动鞋服产业实践是资源禀赋匮乏型区域跃升为制造业品牌典范的鲜活存在,其经验是“可复制、可推广”的,同时,为新时代中国品牌跨越式发展提供新路径。

    2025年06期 v.48 8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3K]
    [下载次数:0 ]

体育科学与工程

  • 跑台运动对昼夜节律紊乱大鼠心脏收缩功能和生物钟蛋白表达的影响

    孔祥浩;高扬;王漫达;于亮;

    目的:通过模拟轮班工作的异常光照周期,对大鼠进行昼夜节律紊乱干预,观察昼夜节律紊乱对大鼠心脏收缩功能和生物钟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期为运动改善光周期诱导的昼夜节律紊乱以及调节心脏生物钟的相关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8周龄SPF级的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其中,8只大鼠用于模型检测),适应性饲养1周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节律组(Con组,n=8)、昼夜节律紊乱组(Dis组,n=8)、持续紊乱+运动组(Dis+Exe组,n=8)、恢复正常节律组(Rec组,n=8)和恢复正常节律+运动组(Rec+Exe组,n=8)。Dis组、Dis+Exe组、Rec组和Rec+Exe组通过改变光照/黑暗周期进行12周昼夜节律紊乱干预。从第13周开始,Dis组、Dis+Exe组、Rec组和Rec+Exe组分别进行8周昼夜节律紊乱干预、昼夜节律紊乱+跑台运动、恢复节律和恢复节律+跑台运动干预。干预后,通过HE染色检测大鼠心肌微观结构,便携式超声检测大鼠心脏收缩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cTnT和BNP浓度,免疫蛋白印迹检测大鼠心脏Bmal1、Clock、IL-6、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12周昼夜节律紊乱干预后,Dis组24 h皮质醇水平下调,SBP、DBP和MBP显著高于Con组(P<0.01),下丘脑和心脏的Bmal1和Clock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on组(P<0.01)。2)HE染色结果显示,Dis组心肌组织和心肌细胞严重受损,有瘢痕和炎症浸润;Dis+Exe组心肌组织和心肌细胞有所恢复,但仍有瘢痕和炎症;Rec组心肌组织和心肌细胞进一步改善,但仍有肌纤维断裂和间隙增大;Rec+Exe组心肌组织和心肌细胞基本恢复正常,无瘢痕和炎症。3)Dis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内径扩张、室壁变薄、射血分数下降(P<0.01),Dis+Exe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P>0.05),Rec组仍有左心室内径扩张和射血分数下降(P<0.05),Rec+Exe组各项指标优于其他组(P<0.01)。4)Dis组cTnT和BNP水平高于Con组(P<0.01)。Dis+Exe组cTnT和BNP水平低于Dis组(P<0.01),表明跑台运动有缓解作用。5)Dis组Bmal1和Clock显著降低(P<0.01)。Dis+Exe组的Bmal1和Clock有所回升(P<0.05),但仍低于Con组。Rec组和Rec+Exe组显著高于Dis组(P<0.01)。6)Dis组和Dis+Exe组IL-1β和IL-6显著升高(P<0.01)。Rec组和Rec+Exe组IL-1β和IL-6恢复正常水平,与Dis组和Dis+Exe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1)昼夜节律紊乱可能会引起大鼠心肌微观结构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上升,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心脏生物钟蛋白表达降低。2)跑台运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昼夜节律紊乱心肌微观结构和心脏收缩功能,提高心脏生物钟蛋白表达,但调节效应有限,无法有效清除心肌组织的炎症反应。3)在恢复节律的情况下,跑台运动可能进一步改善心肌细胞的微观结构和心脏收缩功能,增强心脏Bmal1和Clock的表达,并有效清除心肌组织的炎症反应。

    2025年06期 v.48 10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0 ]
  • 乒乓球技战术两轮八段统计法的建构与应用

    屈子圆;赵逸飞;于洋;

    近年来,随着乒乓球技战术水平的持续突破,传统技战术统计方法中存在的指标划分不完善、段落衔接不连贯、呈现效果较单一的问题日益突出,统计方法亟需创新。研究目的:建构基于传统三段统计法,对原有技战术指标作相应补充,增加发抢转换段、接抢转换段,相持段按相持I段、相持II段划分,依据每球板数时序进行战术组合及技术转化,结合区域落点进行不间断的技战术转化呈现的统计方法并应用于单打比赛的技战术分析中。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对两轮八段统计法进行构架设计并对孙颖莎2023—2024年间的10场比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将两轮八段统计法构建中的战术类别、技术转化、指标参数,结合区域落点的完整呈现,实现一表数据多元化。2)运用两轮八段统计法对孙颖莎进行分析,得出孙颖莎发抢转换段通过主动制造抢上旋战术组合后衔接被攻后转攻战术进入相持段,双方对抗区域以反手半台7、8区域为主;接抢转换段主要运用抢攻后抢攻战术,反手抢攻衔接正手或侧身正手连续进攻是其有利得分手段,正手进攻回球落点利用7、9区域2个大角度调动形成有效得分,相持段主要得分点在反手转反手和反手转正手技术衔接,正手转反手技术组合得分率较低。结论:通过两轮八段统计法可全面、客观分析运动员在实战中的战术运用,主要体现转换段组合技术落点的特征以及转换段后2板技术衔接的优劣势,本文适用于不同阶段水平的男、女运动员进行单场次或多场次的综合技战术特征分析,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5年06期 v.48 11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下载次数:0 ]

体育文史哲

  • 体育非遗保护政策三维分析框架构建及实证研究

    杨红英;张重喜;

    研究目的:国家从战略角度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挖掘和传播的目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我国体育非遗保护政策文本,梳理体育非遗政策的演化轨迹和存在问题,提出完善我国体育非遗政策体系的建议。研究对象与方法:通过政策工具视角,运用文本计量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LDA主题模型对遴选出的67份国家层面的体育非遗保护政策文本进行多维交叉内容分析,构建政策工具-系统保护-政策效力的三维立体分析框架。结果:对67份政策文件以及编码的314条政策节点划分为X、Y和Z维度。在X政策工具维度,分为环境型、供给型和需求型3类,体育非遗呈现侧重宏观保护,环境型工具使用频次最高(37.26%),微观主体潜力有待挖掘;在Y系统保护维度,涵盖了保护、传承、传播及开发利用4个方面,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现象;在Z政策力度维度,体育非遗存在着国家层面治理不足的发展态势。结论:优化各维度政策结构,完善体育非遗政策体系;引入多元主体参与,创新体育非遗系统保护机制;培育稳定的市场环境,提升政策实施效力。

    2025年06期 v.48 13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0 ]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武术文化的核心要义、时代使命与实践理路

    吴宣廷;吉灿忠;

    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应积极肩负起服务民众、强化民族认同及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使命。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审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武术文化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使命。研究表明,武术文化具备服务人民现代化需求的物化资本、接续动能与核心支撑;应承担起赓续中华文脉、赋能铸魂育人、增进民生福祉、建设现代文明和致力世界和平的时代使命。据此应以“第二个结合”为指引,强化武术文化主体性,提升民族文化的社会认同与传承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进武术文化赋能教育实践,服务学校教育综合育人体系建设;以“生命提质”为目标,推动武术文化多元业态融合创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记忆重塑”为旨趣,塑造武术文化形象标识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篇章;以“开放包容”为胸襟,构建武术文化特色化叙事体系,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合力。

    2025年06期 v.48 14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